法规资讯

市场总局发布保健食品五年 “成绩单”!数据说话,成果亮眼

2025-09-02

  8月29日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,发布2020年以来七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5年行动的“成绩单”。从质量安全的稳步提升到监管执法的精准发力,从行业准入的规范优化到消费认知的持续升级,一组组硬核数据清晰展现出保健食品行业的全新面貌。
  PART.01、质量安全:数据见证“放心指数”持续攀升
  守护群众 “舌尖上的安全” 是专项整治的核心目标,抽检数据成为最直接的“民心答卷”:
  抽检覆盖广:5年来全国累计抽检保健食品17.5万批次,实现对重点品类、重点企业的全维度监测,做到 “应检尽检、不留死角”。
  合格底数清: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0.6%以下,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“硬保障” 愈发坚实。
  责任闭环严:生产企业每年自查报告率、发现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%,从“被动整改”转向“主动防控”,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迈入“全闭环”管理新阶段。
  PART.02、监管执法:“数据重拳”打出规范新秩序
  通过“集中行动+长效治理”的组合拳,监管部门以“零容忍”态度遏制违法乱象,用数据彰显执法决心:
  针对网络销售、虚假广告、旅游购物等以往违法高发领域,监管部门实施 “查源头、端窝点、断链条”全链条打击,曾经的“乱象重灾区”逐步转变为“规范示范区”。
  PART.03、审批备案:“数据格局” 构建准入新体系
 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制的持续完善,“备案是多数、注册是少数” 的市场化准入格局全面成型,既降低了合规企业的经营成本,又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,为行业发展划定 “安全线”与“快车道”,呈现四大新气象:
  备案为主导:累计发放备案凭证2.3万件,占比超60%,简化了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常规品类的准入流程,激发市场创新活力。
  注册严把关:累计发放注册证书1.4万件,对注册类产品实施严格审评审批,并开展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,实现 “精准监管、风险可控”。
  原料有目录:已发布85种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辅酶Q10、大豆分离蛋白等10种功能性原料目录, 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提供明确标准,从源头规范产品研发与生产。
  标准再升级: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》(GB17405)拟于近期发布。该标准的修订将进一步细化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,也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、细化的执法依据,与保健食品注册及备案管理要求紧密衔接,增加了保健食品管理的综合效力。
  PART.04、消费引导:数据体现科普 “渗透力”
  为破解消费者认知误区,监管部门以精准科普提升公众辨别能力:
  指南与提示:发布健康饮食指南、消费提示共500余篇,覆盖选购、食用、维权全环节。
  科普活动:组织 “保健食品大家谈” 活动,征集作品1000余件,公众访问量突破4000万人次,实现科普 “广覆盖、深触达”。
  从17.5万批次的全维度抽检到2.6万余个问题的闭环整改,从“双轨制”准入体系的成型到原料目录的发布,五年“成绩单”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短期市场秩序的净化,更在于构建起 “事前准入规范、事中精准监管、事后闭环处置”的全链条治理框架,推动行业监管从“运动式整治”向“制度化治理”转型,向“合规化、专业化、高质量”发展迈进。

版权所有©北京中健天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