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在消费需求迭代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驱动下,呈现出头部稳守、腰部分化、尾部承压的格局。文轩指数”发布的《2025上半年中国上市保健品企业活力排名》,为洞察行业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其中,东阿阿胶以双位数增长实现经典“翻红”,金达威凭近九成净利增幅上演“躺赚”戏码,成为榜单中最亮眼的两大主角。在行业分化的背景下,谁能承接增长红利,成为下一个引领风口的黑马?
图源:文轩财经
白云山以418.35亿元总营收和9.35活力指数稳居榜首,其营收规模几乎是第二名健康元(78.98亿元)的5倍之多,彰显出在保健品领域的“巨无霸”地位。但需注意,其净利润同比微降1%,反映出规模扩张背后的盈利效率挑战,或与市场投入、产品结构调整有关。
健康元(活力指数8.29)与哈药股份(活力指数8.25)分列第二、三位。健康元以净利润同比增长1%实现“盈利正增长”,体现出精细化运营的成效;而哈药股份虽营收规模达81.25亿元,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4%,提示其在成本控制或产品竞争力上需进一步破局。
在行业整体分化中,一批企业凭借产品创新、品牌复苏或赛道深耕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,成为亮点:
健合集团:营收同比增长5%、净利润同比增长4%,其在母婴营养、成人健康领域的多品类布局或为增长核心。
东阿阿胶:营收同比11%、净利润同比10%的“双位数增长”,标志着这一传统滋补品牌在消费升级中成功复苏,高端化、场景化产品策略成效显著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品牌焕新”战役。东阿阿胶摒弃了过去单纯依赖礼品市场的策略,推出即食阿胶糕、阿胶速溶粉等便捷新形态,融入年轻人的办公室养生与户外轻滋补场景;同时,通过国潮包装、联名营销,成功为品牌注入新鲜感,让“老字号”讲出了吸引Z世代的“新故事”。
金达威:以净利润同比90% 的“爆发式增长”惊艳市场,其增长逻辑直指行业“技术+赛道”的核心竞争力:
精准锚定高增长赛道:核心产品辅酶Q10与维生素A恰好踩中两大风口——辅酶Q10作为心脑血管赛道的核心成分,备案产品已达1840款,居功能性保健食品首位;维生素A则受益于婴童精准营养赛道的“少子精养”需求,销售均价同比上涨38.29%。双赛道共振推动境内保健品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5%,“618”大促期间核心单品霸榜天猫、京东。
效率优化释放利润空间:通过全球供应链整合与生产工艺升级,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实现成本优化。叠加产品结构向高毛利品类倾斜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,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,形成“赛道选得准、运营效率高”的良性循环。
嘉必优、碧生源:分别以17%、1%的营收增长,搭配59%、58%的净利润增长,展现出“小而美”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盈利韧性,前者聚焦生物合成营养素,后者在体重管理赛道持续深耕。
部分企业面临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,折射出行业转型期的“生存考验”:
汤臣倍健:营收同比下滑23.4%、净利润同比下滑17%,作为行业知名企业,其业绩波动或与市场竞争加剧、产品迭代滞后有关,如何重拾消费者信任、重构产品竞争力成为关键。
葵花药业、九芝堂:营收分别下滑48%、24%,净利润分别下滑83%、29%,剧烈的业绩收缩暴露出其在市场洞察、渠道效率或产品适配性上的不足,亟需通过战略调整跳出“下滑循环”。
从榜单数据可提炼三大趋势:
马太效应加剧:白云山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拉大,头部企业凭借品牌积淀、渠道网络形成“护城河”,但盈利效率的分化也提示“大而不强”的风险。
细分赛道崛起:金达威、嘉必优在细分领域的爆发,印证了“专业化、功能化”保健食品的市场潜力,精准满足消费者对“精准营养”的需求成为新方向。
品牌复苏与焕新并存:东阿阿胶的传统品牌复苏、健合集团的多品牌年轻化布局,说明“老品牌讲新故事”与“新品牌造差异化”均能在市场中立足。
从活力榜16家企业的表现与行业趋势来看,黑马往往诞生于“赛道红利+能力卡位”的交集处。以下三家企业已显现清晰的破局信号:
1. 仙乐健康:新消费渠道的“隐形冠军”
仙乐健康虽未占据榜单头部位置,却以“新消费渠道营收占比近50%”的成绩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。其核心优势在于对渠道变革的敏锐捕捉:
全渠道布局见效显著:在直播电商、跨境电商、私域等新兴渠道全面突破,新消费客户营收同比增长超40%,其中私域营收增长更是超过200%。借助MCN生态赋能,多个新品快速成为爆款,千万级大客户实现100%份额合作,展现出极强的C端爆发力。
柔性供应链适配需求:作为保健食品代工龙头,其能快速响应市场对“小批量、快迭代”的需求,从抗衰软糖到助眠滴剂均能精准匹配细分场景,这种能力使其在品牌方加速新品迭代的背景下持续受益。
2. 嘉必优:合成生物学的“技术黑马”
聚焦生物合成营养素的嘉必优,以“营收同比增长17%、净利润增长59%”的韧性入围潜力名单,其核心竞争力直指行业未来的技术制高点:
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:深耕ARA、藻油DHA等婴童营养核心原料,同时布局抗衰赛道的前沿成分。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,其潜在布局的麦角硫因等成分成本已降低90%,而该成分上半年销售额已达8.5亿元,同比激增600%,技术转化潜力巨大。
绑定高增长赛道需求:ARA、藻油DHA直接对接婴童精准营养赛道,该赛道虽受出生人口影响但“量稳价升”,3-6岁儿童护眼、6岁以上脑发育等需求推动相关产品溢价能力达30%,为嘉必优提供稳定增长基本盘。
3. 健合集团:全家庭营养生态的“协同型黑马”
健合集团以“营收同比增长5.2%”的稳健表现,成为活力榜中兼具规模与韧性的潜力代表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“全家庭营养健康”战略下的业务协同效应,构建起抗周期的增长生态,精准契合“一人消费带动全家健康投入”的市场新趋势。
“三驾马车”互补增长:成人营养(ANC)营收34.4亿元(Swisse中国区增长13.1%)、婴童营养(BNC)超高端奶粉份额升至15.9%、宠物营养(PNC)增速8.6%,三大板块对冲单一赛道波动,支撑整体稳健。
高端化提效:SwissePLUS抗衰系列销售额增48.7%,带动ANC毛利率至67.5%;合生元派星奶粉聚焦“免疫力”需求,高端线贡献主要增长,契合消费升级。
全渠道筑壁垒:线上Swisse稳居多平台营养品类第一,抖音业务高速增长;线下通过亲子活动、专业背书提升粘性,用户复购率达63%,深挖家庭用户价值。
保健食品行业的“活力指数”不仅是营收与利润的叠加,更是业务结构健康度、战略前瞻性、技术领先性的综合体现。2025年的保健食品市场,已不再是那个依靠广告轰炸就能所向披靡的草莽江湖,行业的增长逻辑已从“规模扩张”彻底转向“价值深耕”。东阿阿胶的“翻红”证明了老品牌拥抱新变化的生命力;金达威的“躺赚”彰显了硬核科技才是最大的底气。
下一个黑马,或许就藏在那家默默深耕细分成分的“技术派”,或是那个率先引爆一个新功能品类的“创新者”,又或是那个最懂与新世代沟通的“内容玩家”之中。在消费升级与政策松绑的双重加持下,那些能平衡“短期盈利”与“长期创新”、兼顾“赛道红利”与“能力沉淀”的企业,终将在行业分化中脱颖而出,续写新的增长传奇。